《理想》精品教學設計
一、導語
“理想”是什么?一本詞典上說,是對未來事物的想像或希望;一本詞典上說,是對美好未來的設想。一個人有一個人的理想,一個民族、一個國家有一個民族、一個國家的理想。如果了解19世紀中葉以來,中國人民為理想而奮斗的歷史,如果我們正在孕育人生的理想,那么,讀這首詩就會感到分外親切。
“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的一百年間,中國人民的一切奮斗,都是為了實現祖國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,徹底結束民族屈辱的歷史。這個歷史偉業(yè),我們已經完成了。”這就是說,那一百年間,中國人民的理想是祖國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,奮斗的結果是1949年建立了新中國,中國人民站起來了。
“從20世紀中葉到21世紀中葉的一百年間,中國人民的一切奮斗,則是為了實現祖國的富強,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偉大復興。這個歷史偉業(yè),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已經奮斗了50年,取得了巨大的進展,再經過50年的奮斗,也必將勝利完成!边@就是說,今天中國人民的理想是祖國的富強,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偉大復興。
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事業(yè)需要我們去建設,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在我們手中實現,黨和人民殷切期望我們志存高遠,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廣闊舞臺上,充分發(fā)揮自己的聰明才智,展現自己的人生價值,努力創(chuàng)造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業(yè)績。青少年時期正是樹立理想的時期,讀《理想》這首詩,會得到不少有益的啟示。
二、默讀
三、借助注釋、詞典,讀一讀,寫一寫
蛻 饑寒 離亂 綴連 遠行 倔強 洗濯 玷污
怨恨 扒竊 詛咒 濃陰 海天 相吻
浪子回頭 碌碌終生 絕處逢生 可望不可即
四、朗讀
要求用普通話正確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讀。
、 各自練讀。
、 齊讀。
五、逐節(jié)研討(1~7)
研討目的:理解每一節(jié)詩的意思。
研討方式:四人一組合作探究,提出疑問,共同解疑。每節(jié)由兩組代表報告探究結果,不能解決的疑問可請全班同學研究,或請老師解答。再齊聲朗讀。
六、作業(yè)
“研討與練習”二。
第二課時
一、交流作業(yè),鼓勵有創(chuàng)意的表達
二、繼續(xù)逐節(jié)研討(8~12)
研討目的、方式,同上一課。
三、小結這次探究詩意的經驗
四、朗讀全詩
五、語言運用
教師投影或板書。學生兩人合作,他說你記,互相評論,并向全班推薦佳句。
。薄⑿】档哪甏,理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。、___________一____________綴連著一____________________。
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歷史的脊梁骨。
。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天相吻的弧線。
5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望而不可即。
6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折磨著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。
。、___________________倔強地反抗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運。
。浮____________________鬢發(fā)早白。
。埂_________________洗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10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絕處逢生。
。保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玷污了。
12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夸耀著當年的功勛。
。保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碌碌終生。
六、作業(yè)
“研討與練習”一。
- 相關推薦
【《理想》教學設計】相關文章:
《標牌設計》的教學設計03-14
旋轉的教學設計02-16
《茶經》教學設計02-18
《國殤》教學設計12-11
《賽馬》的教學設計05-21
國慶的教學設計03-19
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-19
頤和園精選教學設計03-20
設計分層教學目標設計05-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