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解釋: 比喻隨時可能死亡的老年人。也比喻隨時可能消滅的事物。
成語出處: 梁遇春《致石民書六通》:“良心(交與Nurse)已如風前殘燭,一片冰心,將付之東流矣!
成語繁體: 風前殘燭
成語簡拼: FQCZ
成語注音: ㄈㄥ ㄑ一ˊ ㄘˊ ㄓㄨˊ
常用程度: 一般成語
成語字數(shù): 四字成語
感情色彩: 貶義成語
成語用法: 風前殘燭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比喻句。
成語結構: 偏正式成語
成語年代: 當代成語
近義詞: 風中殘燭、風中之燭
成語例子: 郭戈《金瓶梅傳奇》第17回:“常言道,小不忍則亂大謀。我兒不可逞強。況我已是病弱之體,如那~,再也經(jīng)不得事了!
英語翻譯: a candle before a draught--short time left for aged people
【風前殘燭的成語解釋】相關文章:
風前殘燭的成語11-26
風前殘燭成語11-26
成語及解釋07-31
關于春天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3-24
形容夏天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4-13
形容很多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2-28
瘠己肥人成語解釋及成語接龍10-19
說話的成語及解釋04-12
讀書的成語及解釋04-25